关于打造“美丽生态宜居滨城”的建议
发布时间:2017-04-05 15:55:38      来源: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      浏览:2292次


生态、宜居密切融合的发展模式,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、新方向。丹东山青水秀,气候宜人,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。去年9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美丽生态宜居滨城的战略目标,适应时代要求,符合中央战略部署,切合丹东实际,顺应群众期盼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,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绩,城市管理水平也明显提高。但是,我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比,与国家《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》及先进地区相比,与城乡群众期盼相比,还有不小的差距。为尽快把丹东打造成为美丽生态宜居滨城,提出如下几点建议。

一、坚持规划先行,科学合理地编制美丽生态宜居滨城相关规划

一是城市规划要坚持“多规合一”。以空间规划为龙头,整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,使各类规划落实在“一张图”上。二是要着力提高规划水平。重点塑造我市沿江、环山的生态空间,彰显丹东“山水城林”的城市风貌。三是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杜绝因地方利益驱动导致“商人规划”的情况发生。四是要一张蓝图干到底。城市的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,不因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变动。

二、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,提升城市绿化水平

    一是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使人民群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。二是坚持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试点工作。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,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。三是加强城区绿化工作。打造滨河滨江公园绿地和北部城市面山森林公园,加强城市面山林业生态保护,严禁侵占面山、破坏植被搞开发。

三、大力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,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

一是建立我市“美丽生态宜居滨城”组织领导机构,坚持政府引导协调,把任务量化分解到政府及各有关部门。二是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,解决城市管理和执法部门职能交叉、多头管理的问题。三是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。落实属地管理,强化高位监管,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公布考评结果。四是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,塑造丹东地域特色城市风貌。

四、整治城市环境污染,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

一是要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污染,建立政府主导、执法监督、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。二是全面整治工业污染,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。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发展循环经济,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。四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,全面发展第三产业,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。

五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,拓宽融资渠道,加大美丽生态宜居建设投入

一是要坚持将“在老城区做‘减法’,在新城区做‘加法’”落到实处,加快优质、大型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区迁移配置。二是加大水、电、气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重点解决垃圾无害化处理、污水处理等我市现存的短板问题。三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美丽生态宜居滨城建设的支持力度,在年度预算中设立专项基金。四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集中供热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与运营。

六、加强宣传教育,营造人人参与美丽生态宜居滨城的社会氛围

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城市的意义,使公众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主体。健全评价体系,真正落实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,引导公众通过环境决策、环境信访、环境诉讼等法律途径参与城市的环境管理监督。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,实行有关生态及环保项目在实施前举行听证会制度,并将其程序化。

地址:中国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六纬路24号
电话:0415-2127853    传真:0415-2127102     电子邮箱:mmddswzxb@163.com
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辽ICP备07004931号-1
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